近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金石篆刻社的师生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担当,在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中,将传统篆刻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紧密结合,成果丰硕。
中华传统篆刻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独特的审美和核心价值观。但在现代社会,其传承发展遭遇诸多难题。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意义深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金石篆刻社的师生们敏锐地意识到二者的重要性,决心以篆刻为媒介,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方式。
在专业教师陈维的精心指导下,金石篆刻社的师生们从基础学起。他们认真临摹篆书,一笔一划品味古老文字的韵味;反复练习握刀姿势和力度,找寻刀刃在石上镌刻的最佳感觉。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师生们熟练掌握了篆刻技巧,为后续创作和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生们在理论学习方面下足功夫。他们仔细研读相关文件,深入探讨其内涵与实践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追溯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挖掘其中珍贵的故事。同时,师生们还积极与抗战老兵、烈士家属、文化传承人交流,从他们的讲述中感受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们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篆刻作品。他们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史中获取灵感,将“团结一心”“同气连枝”等体现民族情谊的词汇,用精湛的篆刻艺术呈现出来。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师生们高超的技艺水平,更传递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篆刻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石篆刻社的师生们走进学校、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他们举办“溯源式”讲座,讲述篆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发展历程;组织“亲验式”篆刻制作体验活动,让大家亲身感受篆刻的乐趣,领悟民族精神的内涵;举办“交流式”传统作品展,促进观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此外,师生们还创新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把篆刻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用品中,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团队成员张葛文说道:“陈维老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多启发,他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我们的作品更具内涵。”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增强了团队成员的文化自信。活动参与方反馈,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许多学生和居民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他们对中华传统篆刻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金石篆刻社师生的努力,为中华传统篆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在文化教育领域书写了精彩篇章。